Friday, November 6, 2009

Xiao Maxian: Socks & An Empty Alley

Xiao Maxian: Socks & An Empty Alley

These two tiny poems are the first ones that Xiao Maxian takes me by surprise and I still believe they are among her best and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They do not imitate themselves, and yet they have already become so much like themselves”. These poems are too elusive to be translated.


  Socks
        By Xiao Maxian  tr. Fan Jinghua
White socks dripping water
Ears hanging down

Necks on clips
Down and out

Not yet imitating, they already become themselves
With a small wind
They are so smug

With swaggering
Unkindness
 
  袜子
     小玛仙
白袜子滴水
耷着头

脖子被夹住
落魄样

没学自己就惟妙惟肖
小风一吹
又得意

摇头晃脚的
不厚道

  An Empty Alley
        By Xiao Maxian  tr. Fan Jinghua
Just rained
Limestone slates become sassy
Eyes keen and brows clean-cut

Thin bamboo poles springy
Wet clothes hiding

No shoes hitting it
It dissipates by itself

  空巷
     小玛仙
刚下雨      
青石板俏起来     
眉眼清晰
      
小竹竿晃呀晃     
湿衣服躲起来
      
没有鞋子敲它     
自己浪


我读:
“耷”,本意“大耳朵”,一下子将一只白袜子等同于一只大白兔,于是生机顿时盎然,紧接着袜脖子被夹住,简直就是被吊死一样的“落魄”。诗人没有说为何,因为在当今的这个社会上(我们假设有一种“后现代的不确定性”),人的情绪等等恐怕再也没有了可以期待的“恒定性”,因此“落魄”实在可以是一种可消费的情绪。这样的状态自可用自身来界定,无须模仿他人,无须模仿历史,只需要随着自己的情绪就已经是对于自己的一次模仿了。
这令我想到一个叫做Simulacrum“拟像”的术语。这是一种随着时间(风尚)滑动的像,最终甚至连原来的像是什么也最终消失。于是,“小风一吹”,表情犹如橱窗上的滚动广告,令你眼中的afterimage余象还没来得及消失在眼底,它已经又是一副嘴脸了。面对如此“不确定性”的人或事,你如何应对?然而,诗人并没有呼吁什么,诗人生活于其中,和它一样高,看着它,笑。不是人情纸薄,只是不厚道而已。然而这“不厚道”并非什么指责,而是一种新的看的方式;在这种观看中,生机就是美。

《空巷》和上一首所指的差不多。在上面一首,诗人将一只袜子注入了生机,然后让它在风中成为空间的焦点,一个凝聚点。这首诗则反过来,让空间自己成为焦点,诗人抽调了里面本可以成为焦点的物。这诗中的景象多少令人想到戴望舒那首著名的诗,然而那首诗先将个人情感强加到一个视觉形象,然后借助一个无限延伸的空间“雨巷”(也是时间、情感),迫使读者先在视觉上紧接着在情感上与诗人认同。勿容置疑,戴望舒做得非常成功,那是一种古典的方式(当然意义层面可以是另一回事)。
  诗人在这里将巷子腾空了,她的视点就是巷子本身,“青石板俏起来”,“俏”得犹如女子刚刚抹了保湿摩丝,湿湿的,更映衬出轮廓来了,巷子变成了一个眉目清秀的女人。这是一个很大胆的隐喻,骨肉分明,性感荡漾。这里有一种内爆似的张狂,毫不咄咄逼人;感觉敏锐的自然会感到,感觉不到的,它才不屑于撩拨。它“自己浪”,就是这种状态,自为的/自慰的游戏性。"看"就是参与了美的构建,"看到"使得眼下被充满。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