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24, 2008

Su Qian: Summer is Coming

Su Qian: Summer is Coming

  夏天就要来了
          苏浅
在夏天,人们穿得很少
坏人藏不住了,就会假装善良,手里拿一枝玫瑰
来敲你的门,说,芝麻芝麻
我们去喝咖啡,好么

这是你一定要知道,他是阿里巴巴
是来拿走你的宝贝的

  Summer Is Coming
         by Su Qian   tr. Fan Jinghua
In the summer, people are scantily clad
A bad guy will be barely covered, and he will fake kindness, with a rose in hand
He will knock on your door, saying: Sesame, Sesame
Let’s go out for a coffee, please

You should know by then that he is Ali Baba
Who has come for the treasure you own

Comments on the poems by Su Qian (the previous three postings)

  从最后一首《夏天就要来了》说起吧。我试图联系一种诗歌状态来读这首诗。当夏天来临,也就是(社会文化)大气候的变化,人们不再身怀善良(少了某种内在的素质),因此需要一种外来的传统喻象(玫瑰)来妆点自己的单薄(衣服少了,“坏”无法掩饰)。在这样的环境下,意义如何被指称?于是,喝咖啡就成了一种言在此意在彼的日常行为(不过,咖啡是否具有某种异域的浪漫色彩呢?)。不管怎么说,这个“来拿走你的宝贝的”他,或许也可以说是诗。这里有一种相互界定的关系。也就是,无论日常多么浅薄了,只要拿着玫瑰、呼你开门的时候,你回应了,你就已经承认自己具有了被指认或者被觊觎的宝贝了。
  这看起来似乎多少有点被动,然而即便在她可以命名事物的岛上(《命名大鹿岛》),她着力提醒自己的却是不要过分、不要太感官。这里可以看出美国诗人狄金森的影响;而如果该诗人真的受到狄金森的影响的话,我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偏向于负面的影响,或者说源于对狄金森的某种程度的(误译)误读。当然,这是题外话。
  很多人(尤其是女人)写诗过程中会像《夏天就要来了》这样构建意义:在确认自己被发现的过程中确认自己,或者爱情,或者诗歌。这也就是《雨天的鸟》中所说的“依赖看见的事物去猜度/那些看不见的”,然后怀着一种美好的有关彩虹的期待。这些“看见的事物”也就是意义已经被晓示或者指认的事物,于是这个“我”的主要目的不是去构建或者揭示,而是去“相信”。我自然不能说,这个“我”没有这能力或雄心,而只能说她或许不愿意看得那么透,或许是出于一种失落感,如《让流逝的流逝》中的错位,或者犹如《是什么没有了》中所谓的“一个小洞/ 落在了大的里面”,说到最终还是无法“握住”的。既然如此,为何不干脆抓住那些可以拥有的静物呢?静物我们在艺术品中看得到的质感最细腻的日常之物,这或许也就是苏浅诗歌想呈现的。
  从诗人之“我”的主动角度来看,其寻找意义的努力实际上是不参与“社会”的,如《无题》中,可以说敲门之前就已经期待那儿无人了,因此敲门实际上是为了证实其寂寞,以便自己可以毫无顾忌,直到门在叩击下自己打开。她的社会充满了薄薄的隔着膜的相遇,邻居是熟悉的疏远,如《隔壁之远》中两只不同种类的水果;但她打算安于接受一种各怀心思,保持一种亲而不昵的距离,如《入画》中的我与武松。那么,有什么样的关系是根本无须保持距离的呢?这简直就是一个很女性的问题,而事实确实是,母女关系,如《我爱苹果》中的“妈妈/怀着我”说,长大,嫁人,于是又转入了一个对于爱情与期待的信念。

No comments: